"好读书不求甚解"出典何处,有几个解释,褒义还是贬义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7 11:31:20
以前读书时间老师用此句古语批评那种不好好学习,马马虎虎不认真钻研的人.但以后发觉浏览式的阅读,不失为一种扩大知识面的好方法,而且有人美其名曰"好读书不求甚解"加以介绍.到底这句话出典何处,什么含义?

出自陶渊明的《五柳先生传》。
这可谓是褒贬不一,太求甚解就是钻牛角尖,不求甚解却有些马虎。
我个人认为褒义的可能性偏大,有的好书浏览式的阅读是非常有效果的。

【词 目】 不求甚解
【易 错】 不求慎解
【发 音】 bù qiú shèn jiě

【释 义】 甚:过分;如"欺人太甚"。解:了解,理解。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,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。现在则指学习不认真,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。

【出 处】 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名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欣然忘食。”

【示 例】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,深入领会,不能粗枝大叶。

【近义词】:囫囵吞枣、浅尝辄止、食古不化

【反义词】:穷原竟委、咬文嚼字、寻根究底

【语法】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,指人学习不深入
【典 故】

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,取名《五柳先生传》。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: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,也不清楚他的姓名。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,因而就以“五柳”作为自己的号了。先生喜爱闲静,不多说话,也不羡慕荣华利禄。很喜欢读书,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;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,便高兴得忘了吃饭。生性爱喝酒,可是因为家里贫穷,不能常得到酒喝。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,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。而我呢,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。

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学习不深入

造句:我们学习要知道他的意思,意义,怎么写,不要不求甚解。

鲁迅笔下的《不求甚解》(伪自由书)

文章一定要有注解,尤其是世界要人的文章。有些文学家自己做的文章还要自己来注释,觉得很麻烦。至于世界要人就不然,他们有的是秘书,或是私淑弟子,替他们来做注释的工作。然而另外有一种文章,却是注释不得的。

譬如说,世界第一要人美国总统发表了“和平”宣言〔1〕,据说是要禁止各国军队越出国境。但是,注释家立刻就说: